1. 什么是经颅磁刺激(TMS)?
l 定义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时变脉冲磁场可以无创地穿透颅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感应电流,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从而影响大脑的代谢和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改善和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
l 作用机制
高频刺激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而低频刺激对神经回路有抑制性控制。高频经颅磁刺激(>5Hz)通过诱导一种长期电位(LTP)的形式对神经组织产生兴奋作用,增加突触处的效力,这种效力可以持续到治疗疗程结束后。低频经颅磁刺激(≤1Hz)通过类似长期抑制(LTD)的机制对神经组织产生抑制作用。
爆发刺激(TBS)是TMS的一种形式,它也能以LTP和LTD机制的方式调节神经功能,其持续时间比rTMS诱导的时间长。TBS使用高频脉冲(50Hz的3个脉冲),以200毫秒的时间间隔重复。间歇性爆发刺激(iTBS)增加了神经元反应的振幅,提高了人类运动皮层的皮质兴奋性,而连续爆发刺激(cTBS)模式则抑制了诱发反应。[1]
2. TMS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专门用于检查和调节人类的神经系统和相关认知和行为功能。作为一种检查工具,TMS可与脑电图(TMS-EEG)结合使用,以直接、客观和无创地阐明特定皮层区域的内在特性,包括兴奋、抑制、反应和振荡活动,而不管参与者的意识努力如何。此外,当应用于重复模式时,TMS已显示出调节健康个体的大脑网络,以及改善精神障碍个体的症状。因此,TMS在评估和调节精神病人群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相关临床和认知缺陷方面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2]
l 检测
TMS诱发EEG电位(TEP)由特定潜伏期的几个波峰和波谷组成,在TMS脉冲后持续几百毫秒(图1)。在健康个体中,TEP可用于多种目的,包括:1)测量皮层抑制和兴奋;2) 评估皮层振荡活动;3)检查皮质-皮质连接。